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

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

A.封建王朝的复辟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一票共和”的实现

D.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 结束(共和制)”、“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说明了当时共和政体的反对力量,共和政体面临挑战,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巴黎公社是1871年,B项错误;“一票共和”实现标示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项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B. 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宗教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这说明宗室科举

A. 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

B. 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

C. 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

D. 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

 

查看答案

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又2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4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7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8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2月

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

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

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宋明理学中关于个人修养问题,强调的是个体,②④是个人休养, B项正确。 ①③ 是从巩固统治需要方面阐述的,和材料无关。ACD错误。

试题分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历史上有关君主与民众关系的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做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韩愈对于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瑕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关于君民关系认识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