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而亦非全不欲和,战亦非吾目的也。吾党素志之共和政体。近由议和谈判,可见其成立矣。”这表明

A. 辛亥革命在策略上具有灵活性    B. 革命派已放弃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夺权

C.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孙中山在革命方式的选择上举棋不定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革命策略的灵活性,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革命派并未放弃武装斗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11年12月25日辛亥革命尚未建立民主共和政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策略灵活而非举棋不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    B. 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

C. 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D. 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    B.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

C.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表明

A. 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B. 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

C. 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    D.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随着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宇宙新发现,人类理智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就开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西方著名文化史学家雅各布称之为“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

结合材料,请围绕“人类认识自身”的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掀开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史的第一页。在此贸易阶段,是以互惠互利、以物易物为主,美国输往中国的主要商品有皮毛、人参和棉花等特产和原料,而换取中国的茶、丝和土布等初级产品。……当时的中美贸易,中方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美国为补偿这一贸易差额,先是用白银,其后用英国棉布,最后乃至走私鸦片。这也就是说,中美贸易关系开始由对等互惠的关系向不对等方面倾斜。……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美有限的制成品输出日渐缩减,原料及半制成品输出则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逐渐地成为美国工业化产品的原料市场。相反,美国对华出口的初级产品显著减少,而钢铁、机械、煤油等制造品增加十分迅速。从1895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中美贸易:历史反省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到19世纪末中美贸易的变化,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据统计,从1941年5月至战争结束,美国对华输出的租借物资及劳务总计约为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为5.17亿美元,其余基本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

——《美中关系白皮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变化情况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3)概括1972年-1985年间中美贸易的状况,说明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