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分析,四人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分封制主要是秦朝以前,王位世袭制属于权力的继承,不是国家政体,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机构,ABD项均错误。四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应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 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推恩令    B. 察举制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查看答案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贵族逐渐平民化

B. 姓氏逐渐普及化

C. 宗法制逐渐瓦解

D. 社会逐渐平等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他还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摘编自《鲁迅文集》

材料二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鲁迅一方面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奉行“拿来主义”,当然,他所倡导的“拿来”也并非没有选择的“全盘西化”,在“拿来”的时候,他也还要“看一看”。

——摘编自刘晓华《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日本,根据政治立场与历史观的不同,对参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差距很大。以致出现多种称呼,如大东亚战争、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十五年战争、美日战争、远东战争等。日本的学界和教科书较多采用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这一名称起源于1945年底在日本报刊连载的《太平洋战争史》。驻日盟军司令部试图通过太平洋战争史观的历史叙事,以获得日本社会对处理战犯问题以及民主改革问题土的支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日本保守派偏爱使用的名称是大东亚战争,这一称呼在1941年的日本大本营会议中首次确定,声称日本为了解放亚洲而驱逐欧美势力,通过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投降后,驻日盟军司令部曾明令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但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生效后,该命令失效,同时,日本政府至今也没有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

——摘编自周俊《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日本视角下的战争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近代侵略战争认识出现差距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和“大东亚战争”名称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