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牛拉犁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牛拉犁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犁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核分裂反应堆的先驱”。中国使用牛拉犁最早可能出现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开始用牛耕地,B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没有牛耕出现,排除A。战国时期,铁犁用于牛耕,与题干不符,排除C。汉时期,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月27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耜耕)    C. 铁犁牛耕    D. 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A.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由于二战的破坏,(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有何突出作用?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现代化新方式?

(3)材料三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各自修建的民生工程,请指出这两大工程修建时两国的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修建有何共同作用?

(4)根据材料四中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容,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

(提示:写政策或事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结合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地区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地区不得不放弃了耕种多年的小麦和黑麦。这直接反映出

A. 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苏联工农比例得到了极大的调整

C. 赫鲁晓夫改革脱离了实际国情    D. 苏联即将成为世界粮食产量大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