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前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政变史、革命史以启...

辛亥革命前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政变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A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B.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C.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责所在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可见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业走向繁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路机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造成近代中国此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传统观念的束缚

②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

③国家资金的匮乏

④政府对铁路的一贯轻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66~1976年,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在社会生活方式上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暴力摧毁有象征意味的服饰,如旗袍、布拉吉、西装等。中国服装舞台上成了军便服的天下,服饰发展走向极端。这反映出当时

A. 冷战形势影响国人生活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丧失

C. 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成风    D. 服饰着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产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英语比俄语世界影响力更大

B.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

C.新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A. 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    B. 开始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 国企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    D. 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在我国确立

 

查看答案

下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最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 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