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

A. 小农经济得到巩固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 列强入侵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变化

D. 列强的侵略推动了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

 

A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列强入侵后对中国的冲击,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所以A项不符合材料意思,因此选A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 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C. 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 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手工技艺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江南市镇的兴起

D城市布局的变化

 

查看答案

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争论不休。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来源于

A. 官营手工业    B. 工场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查看答案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 霍氏家训严格    B. 极端排斥商品经济

C. “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    D. 强调劳动获得财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梁启超传》

材料二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