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梁启超传》

材料二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

 

(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变法过急,缺乏成效;用人不当;失去改革时机,导致政变发生。 (2)梁启超的认识:注重思想宣传,舆论鼓动;变法要迅速推行。评析:一方面,梁启超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迫切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热情。但另一方面,他没有看到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如民族资本主经济薄弱,缺乏经济基础;也忽视了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难以贯彻实施;仅限于上层,忽视民众力量;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缺乏改革环境。在变法过程中,不讲策略,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要。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注意要依据材料,不要脱离这个要求来作答。材料中的“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是答题项,可以从改革者自身因素、改革的过程、改革内容、改革时机的掌握等方面进行分析。 (2)第二问,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相关能力。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行为的内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梁启超生活的背景决定了他的作为,他的作为产生的影响成为了评价他的依据,所以回答时要从戊戌变法的影响上来分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对梁启超的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查看答案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免役法    D. 市易法

 

查看答案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体生产    B. 田庄规模生产

C. 个体农户耕作    D. 官府募民耕作

 

查看答案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