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属于孟子,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A. 重建儒学的信仰

B. 否定孔子的权威

C. 完善心学体系

D. 批判专制思想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 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 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C. 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D. 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查看答案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下表):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 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    B. 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 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D. 都重视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研究

 

查看答案

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

A.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B. 淡化了“国”与“家”的结合

C. 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D. 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点

 

查看答案

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③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④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