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D 【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强调了血缘关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没有体现血缘关系,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分封制及其影响的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受宗法制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中“谱牒”“宗”都是宗法制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宗法制的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 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 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C. 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D. 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查看答案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秦朝教训,否定了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皇权

C.王国相对独立,威胁了中央集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

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舍生而取义者矣”

D. “教亦多术矣”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曾国藩(1811—1872年),清末湘军首领。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军,以礼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革命是“开天辟地”以来“名教之奇变”。率兵阻击太平军,并出省作战,夺取武昌和田家镇。1855年初在湖口被太平军打败,退守南昌。次年因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件,乘隙恢复力量。1858年11月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六千人攻三河,被太平军歼灭。旋以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淅、苏、皖、赣四省军务。主张“借洋兵助剿”,派李鸿章到上海,左宗棠入淅江,伙同英人戈登的“常胜军”、法人德克碑的“常捷军”夹攻太平军,并派曾国荃围攻天京(今南京)。1864年(同治三年)7月攻陷天京。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70年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调任两江总督。不久病死。

——《辞海(1989年版)》

材料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爱民歌》曾国藩作于咸丰八年(1858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生平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经济、军事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曾国藩的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美国不能说没有尽力,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失败了。战争过程中,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而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全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耗时十多年的越战的失败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摘编自戴维·凯泽《美国悲剧:肯尼迪·约翰逊导演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越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