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

“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这种应对民族危机的上下分歧导致

A. 普法战争的失败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希特勒占领巴黎

 

B 【解析】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战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武力镇压人民,根据材料描述,结合上述史实,判断该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革命,故答案选B。当时普法战争已经失败,排除A;十月革命时没有德国的武装干涉,排除C;D发展在二战时期,排除。 点睛:材料中“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表明这场运动来自于工人阶级,但是结果是失败的;“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表明这是一场自卫反击战;“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表明运动中新成立了临时政府;“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表明新政府的领导阶层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武力镇压人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查看答案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后,和宰相之间冲突不断。俾斯麦因与皇帝政见不合,几乎陷入崩溃。1890年3月18日俾斯麦这位举世闻名的、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铁血宰相”,在主持内阁工作28年之后,终于辞职,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宰相位。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德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B. 铁血政策已被德国抛弃

C. 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实权    D. 德国统一激化了皇相矛盾

 

查看答案

“(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 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B. 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C. 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D.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一书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利,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人民“行使政治权利”表现在通过投票能够(     )

A. 产生国王    B. 确立内阁    C. 制定宪法    D. 选举议员

 

查看答案

全球化时代,金融化的财富如货币、债券、股票等,往往由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来计价,而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则可以通过增发货币、调整汇率等多种手段造成本币贬值。该材料旨在强调全球化

A. 可以大大推动资本全球流动    B. 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扩张

C. 加剧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D. 使国家主权安全面临新挑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