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A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使联邦政府超出了宪法规定的要求,宣布无效,《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就涉及到劳资关系。而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这说明司法解释上的变化,故A项符合。联邦行政权力的扩张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排除B;罗斯福新政前的危机中,并没有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新政也没有体现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内容,排除C;题干没有提及司法的判决,排除D。 点睛:题干中的信息是美国最高法院就联邦政府是否有权管理州内贸易进行的司法解释,在1935年的时候,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没有权力管理州内贸易,而到1937年的时候认为联邦政府有权力管理州内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全国工业复兴法》在1933年由国会通过,颁行全国,两年后,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它违宪,但此时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随着新政的深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有鉴于此,最高法院修改了这个司法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后,和宰相之间冲突不断。俾斯麦因与皇帝政见不合,几乎陷入崩溃。1890年3月18日俾斯麦这位举世闻名的、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铁血宰相”,在主持内阁工作28年之后,终于辞职,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宰相位。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德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B. 铁血政策已被德国抛弃

C. 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实权    D. 德国统一激化了皇相矛盾

 

查看答案

“(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 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B. 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C. 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D.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一书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利,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人民“行使政治权利”表现在通过投票能够(     )

A. 产生国王    B. 确立内阁    C. 制定宪法    D. 选举议员

 

查看答案

全球化时代,金融化的财富如货币、债券、股票等,往往由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来计价,而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则可以通过增发货币、调整汇率等多种手段造成本币贬值。该材料旨在强调全球化

A. 可以大大推动资本全球流动    B. 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扩张

C. 加剧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D. 使国家主权安全面临新挑战

 

查看答案

二战后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