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均不涉及徐州信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名师点睛】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两党就会走向对抗。 ③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而不利的国际环境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 组织了正面战场四次会战

B. 撕毁重庆政协会议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C.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 与共产党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战

 

查看答案

下图为张漾兮的版画《遗嘱》,该画中有如下文字:“我们奋斗牺牲,是争取你们的光荣生存。我遗留田地,你们要永世地保存完整。不准妥协、投降、卖国偷生。朝鲜、捷克是你们的明镜。”对此作品理解准确的是(  )

A. 描绘了北伐战争中士兵勇敢顽强的英雄气概

B. 再现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围剿的决心

C. 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坚强意志

D. 生动地展现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查看答案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 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 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 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查看答案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 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 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 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 体现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重大转折

 

查看答案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土地革命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调动了积极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