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土地革命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调动了积极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A 【解析】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B项。1927-1937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其间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各方面得到较大发展,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赤色区”即革命根据地,“白色区”即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在国共对峙时期,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而出现了“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一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实现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③摆脱共产国际干扰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 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 在国民革命中坚持右倾错误导致革命失败

C.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药品补药广告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图和下图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商人利用时局巨变适时调整营销策略

③中华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政治变革的浪潮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材料说明

A. 中国门户开始被列强打开

B.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 列强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查看答案

和约批准后,清光绪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完全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