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和约批准后,清光绪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

和约批准后,清光绪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完全形成

 

B 【解析】由材料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等内容可知此战由前一年开战,第二年签约,并且清政府在水陆战场皆战无一胜。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包含了水陆交战,并于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的“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内容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故答案选B。A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C属于《南京条约》的影响;D属于《辛丑条约》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 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 基督教平等思想

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

 

查看答案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 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制

B. 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C. 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查看答案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