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启用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暴动;在西...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启用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暴动;在西班牙南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平衡

B. 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休戚相关

C. 经济全球化激化了国际矛盾

D.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D 【解析】根据题干“德国启用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暴动”“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等信息可知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给世界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D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世界经济结构,排除A。题干强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休戚相关的关系,排除B。题干信息强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激化了国际矛盾,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大于机遇,中国政府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A. 应对时代挑战    B. 追赶世界潮流

C. 提升竞争能力    D. 进军国际市场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了区城性经济集团,这主要是因为各国

A. 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 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逐渐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D. 政治经济利益逐渐趋于一致

 

查看答案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韩国和委内瑞拉将其货币汇率钉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钉住了“一篮子”15个国家的货币,其中每个国家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将其汇率钉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这反映出

A. 国际合作和货币区域化趋势    B. 二战后美元霸权的终结

C. 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D. 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查看答案

某国际金融机构将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无息贷款,还款期限可长达50年。这个机构可能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 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B=H      D.D=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