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 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B=H      D.D=H

 

C 【解析】题干中已经明确C=G,由图数据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C和G在经济所有制形式方面是一样的,即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所以,结合数据图可知B阶段是新经济政策,H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说:“目前己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己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由此苏俄

A. 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 推行了“新经济体制”    D. 开展了农业全盘集体化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年

30.1

456

430

1932年

55.7

1919

590

 

 

A. 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 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 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查看答案

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118

17.6

2000

1566.6

15.8

 

 

A. 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 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C. 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D. 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查看答案

阿瑟·小施莱辛格指出: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这一做法旨在

A. 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B. 缓和社会矛盾

C.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D. 扩大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