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

下表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万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A.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明代“海禁”政策的松弛    D. 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本发展

【答案】C

【解析】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货物所征收的税收。从表格信息看,清朝康熙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山东船税,天津关税、海税以及山海关关税税收收入呈增长趋势,这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实际上是清代“海禁”政策松弛的结果,故选C。A项不选,清代我国运输业没有大的发展;B项说法错误,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材料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排除D项。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和家庭被剥夺作用”脱离了当时农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故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原则,体现了小农意识的绝对平均主义。材料中“消灭经济竞争和剥夺家庭在经济和社会上的作用”,正是这一意识的体现,故B项正确。“尊重百姓的财产权”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全过程处于战争环境中,《天朝田亩制度》是它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政治诉求,而不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

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 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 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江南富户的土地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故B项正确。明政府虽然将部分地主的土地转变为国有,但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态,故A项不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所以C项不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可以说朱元璋的做法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不可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万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A.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明代“海禁”政策的松弛    D. 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本发展

 

查看答案

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

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占有权比较稳定,基本上以地主阶级所有,A排除掉。材料并没有讲到土地兼并的问题,C排除掉。材料讲到了土地隐占但没有说推动了土地兼并,D排除掉根据题目可知即使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土地占有关系模糊的情况,因此选择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2015届江西上饶横峰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

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 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 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美洲等地的人民了解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这是美苏争霸的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不结盟运动6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排除C项。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

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北欧五国有三种选择:受苏联的影响、中立和加入北约。但是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这样的选择使美苏势力在北欧地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有利于北欧的稳定与和平,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及影响·“北欧平衡”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难
【标题】【百强校】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查看答案

“它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也变成“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B. 1832年议会改革    C. 内阁制的建立    D. 光荣革命

【答案】D

【解析】由“它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可以看出工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也变成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可以看出国王地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的议会权力上升,故本题答案选D下个;A项中国王为中心,与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不符;B项错误,1832年获益最大的是工业资产阶级,不是金融家;C项与“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不符。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河南省上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期期末练习试题1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