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2年3月,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攻击中国的内外政策,同时表示中...

1982年3月,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攻击中国的内外政策,同时表示中苏之间的分歧不应该妨碍两国之间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这一表态反映了

A. 苏联经济实力的下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C. 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D. 中苏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A 【解析】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攻击中国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表示中苏之间的分歧不应该妨碍两国之间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反映出在苏联经济实力下降的情况下,与中国保持经贸往来的重要性。故答案为A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苏联政策没有调整,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此时中苏关系仍然紧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

 

查看答案

1959年5—9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决定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宣布社员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归社员私有,社员家庭生产的产品可在集市上出售。并规定公社、生产队生产的物资,在完成国家任务后,可拿到集市上交易。这主要表明当时的党和国家

A. 运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并恢复发展私营经济

C. 充分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 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 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 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 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D. 两个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胀的产物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查看答案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代替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但“首相”一词最初被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也用来指国王的走狗,罗伯特·沃波尔强烈抗议自己被称为首相。这主要说明英国

A. 首相违背宪政精神    B. 有浓厚的王权传统

C. 责任制内阁未形成    D. 王权势力仍然强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