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1)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自晚唐两税法改革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文化流行。 (2)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办近代机器工业。 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思想自由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对外开放化:总理衙门(或外务部)的设立,外交大使的派出。 (3)表现:从法制遭到践踏与破坏到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解析】(1)根据“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分析宋代科举制的影响,根据“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联系宋代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史实回答。 (2)依据“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联系所学史实分别从近代中国外交、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分析总结答案。 (3)联系现代中国历史知识,分别从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民主制度方面分析回答。 【名师点睛】 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回答宋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即可;第(2)问,从近代中国外交、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思考回答;第(3)问,联系中国现代历史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制度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    B. 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    D.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查看答案

1973年,周恩来说:“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同年,陈云提出:“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这些主张

A. 表明了建立自由港吸引外资的愿望

B. 明确了利用外资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C. 强调了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的需求

D. 蕴含了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

 

查看答案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 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 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 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查看答案

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联邦德国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在国家财富再分配的基础上

B. 资本主义福利政策不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

C.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福利国家的规模

D.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     )

A. 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 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 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 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