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

《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     )

A. 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 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 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 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C 【解析】材料反映凯恩斯主义造成一系列问题如“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所以凯恩斯主义改革势在必行,故选C;材料的主旨不是否定凯恩斯主义,排除A;材料强调要维护民主制度本身,必须改革凯恩斯主义,排除B;材料知识说明的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 点睛: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不一样,典型的指导思想依次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致是干预-放弃干预-加强干预-减少干预,而凯恩斯主义的是指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即所谓加强干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新政

①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斯大林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一个苏联的工厂,当局就预先教工人要怎样回答代表团的提问。当问到一个老工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老工人说3000卢布;代表团又问有多少存款,他回答10万卢布。代表团疑惑:“你存了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呢?”老工人回答:“我准备买一双靴子。”这则笑话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B. 行政管理经济加速工业化

C. 个人崇拜和家长制盛行    D. 计划经济体制提高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以后的40多年间,苏联工业基本按照“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经济地理领域学者主张“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政府逐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这一变化反映苏联

A. 国际关系影响工业布局    B. 国际安全的危机基本解除

C. 开始重视工业发展规律    D. 试图彻底改革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有西方人这样说:“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会这样迅速的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因为从环境来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这里地价贵、房租高、工资昂、水源不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其他地方常动荡不安,上海则不然。”这说明

A. 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取决于安定的环境

B. 社会动荡是近代中国经济滞后的根本原因

C. 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

D. 近代上海的发展受到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

“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

A. 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

B. 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

C.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 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