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

“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

A. 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B. 打击边疆走私活动

C. 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D.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所谓“俾法禁有所施”是指海禁政策得以有效贯彻,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由此可见当时

A. 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B. 城市经济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D. 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官府限制

 

查看答案

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牢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诸州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上述史实表明南朝

A. 皇室贵族势力下降    B. 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C. 中央集权衰落    D. 庶族地主政治地位提升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侍御史是主管监察的官员。隋朝侍御史“始自吏部选用,不由台主”,唐初侍御史“皆吏部与台长官、宰相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其内诏别拜,不在其限”。这表明隋唐时期

A. 监察官员由监察主管部门独立任免    B. 监察官员独立行使监察权

C. 行政部门参与监察官员的任免工作    D. 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部门

 

查看答案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查看答案

《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

A.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