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史学家评价这一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史称“昭宣中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宣中兴的积极影响。

 

(1)内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实质:封建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影响: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由材料“……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等关键信息可知,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实质:封建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可以从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等角度回答。如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汉代昭宣中兴·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1867年)

材料二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主张:

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材料二陈独秀的基本主张。

(2)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现代化进程中儒家身份的确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清政府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主管修律。在修律过程中,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法制传统”的方针,修订法律馆等机构组织翻译了几百种西方各国的法律文本和法律著作,陆续公布了《大清商律草案》《公司律》等数目众多的法律。初步建立起一套近代意义上的,与原有法律体系完全不同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材料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无可因袭”的理由宣告临时约法无效。

——据林炯如等《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总统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对立法拥有否决权,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美国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确立起一系列全新的原则和机制。两百多年以来,美国的这部宪法历经风雨,先后颁布了27项修正案,至今仍在适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据杨薇《1787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末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

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