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工厂的广泛建立,妇女和儿童像男工一样长时间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工厂的广泛建立,妇女和儿童像男工一样长时间工作,同样在闷热、潮湿和毫无安全设施的车间工作。为了改善工人工作状况,社会改革家罗伯特·欧文亲自创办新纳拉克工厂进行实验,并于1815年提出改善童工和成年工人工作状况的立法草案。

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在整个18世纪一直不断颁布、修正工厂法案。工厂立法经历了l802——1831年的探索时期、1833——1867年的确立完善时期、1871——1901年的成熟强化时期三个阶段。实际上,英国政府对于工厂立法的态度与自身管理方式的改变是同步的。有学者将英国中央政府的管理以187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835——1870年的分散式的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强,全国管理较为混乱,地方政府腐败和低效问题严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权力日益集中阶段,开始了中央政府部门对地方政府的统一协调过程。

——《19世纪英国工厂立法初探》

材料二清末经济立法是清政府为摆脱困境、挽救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一场法制变革运动。1902年清政府在修律上谕中提出“务期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指示修律大臣“按着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1903年的)《公司律》基本上是参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法。《公司律》明确挽定以确定商人权力为中心,给予商办奋司与官办、官商合办公司同等的法律地位,同享“一体保护之利益”,这就使民族工商业的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1903年的)《简明商会章程》规定了商会具有的社团“法人”地位,商会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

——《清末民初经济立法述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19世纪英国政府建立健全工厂立法的因素与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立法的特点与影响。

 

(1)因素:工业革命使工厂得到发展;工厂制存在诸多问题(童工现象、工作环境恶劣等);部分社会改革家积极倡导与实践;工人运动(如宪章运动)的影响;英国保持自身经济优势地位的需要;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作用:规范生产秩序与制度;保障工业生产;利于工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工人阶级得到了法律保障;促进了英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特点:立法主体是封建政府,带有自救性质;参考借鉴西方国家相关法律(注意和国际经济立法接轨);从法律上肯定了民营工商业,适应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保护了官办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改善经济环境的愿望。 影响: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利于经济平等观念的传播;利于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工业革命后工厂制的确立为工厂立法确定基础。但是工厂制存在大量的问题,比如妇女儿童像男工一样工作、工作环境太差、部分社会改革家的呼吁倡导等。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世纪时期英国工人运动推动工业立法;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经济实力增强,为了保持优势也需要;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改革,是英国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等都可以。第二小问作用,从材料中和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立法使生产秩序及制度更加完善;工人阶级的地位逐步提升,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也是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一系列的改革立法也是英国政府的职能发生改变等。 (2)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清末经济立法是清政府为摆脱困境、挽救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一场法制变革运动。”可知改革是清政府摆脱困境的一场自救运动;改革律法主要参考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明确了民间投资的法律地位,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第二小问影响,清末的经济立法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从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的安全线既不包括台湾,也不包括南朝鲜。”但是不久,1950年美国与南朝鲜建立安全同盟,1951年同日本建立安全同盟,1954年同台湾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苏联称霸东北亚    C. 朝鲜战争爆发    D. 杜鲁门总统下台

 

查看答案

推动下表中国际会议召开和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955

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

1961

不结盟运动成立

1964

77国集团名称出现

 

 

A.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    B.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取得成功

C.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松动    D.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查看答案

1790年法国国民公会将所有教会财产没收,1792年法国关闭一切教堂,开展反天主教化运动。而1804年12月2日在教皇的出席下,拿破仑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这说明1804年的法国

A.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减弱    B. 大革命取得了成功

C. 宗教仇恨分裂得以终止    D. 旧制度基本被废除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指出过,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他们是在批评

A. 雅典的直接民主    B. 希腊的代议式民主    C. 罗马习惯法    D. 罗马公民法

 

查看答案

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

A. 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