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推动下表中国际会议召开和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955 第...

推动下表中国际会议召开和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955

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

1961

不结盟运动成立

1964

77国集团名称出现

 

 

A.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    B.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取得成功

C.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松动    D.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D 【解析】从材料来看,材料列出的历史事件多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刚刚独立的国家组织召开的会议,所以主要因素就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与西欧有关的内容;B选项只体现出一个方面;C选项错误,当时两极格局对峙明显。 点睛:解答表格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一是曲线的名称或者标题;二是曲线中的横纵项目栏,这是解决表格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曲线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90年法国国民公会将所有教会财产没收,1792年法国关闭一切教堂,开展反天主教化运动。而1804年12月2日在教皇的出席下,拿破仑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这说明1804年的法国

A.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减弱    B. 大革命取得了成功

C. 宗教仇恨分裂得以终止    D. 旧制度基本被废除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指出过,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他们是在批评

A. 雅典的直接民主    B. 希腊的代议式民主    C. 罗马习惯法    D. 罗马公民法

 

查看答案

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

A. 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查看答案

1944年底美国将军魏德迈评价道:“在我奉令接替史迪威(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时,上述四位政治顾问为戴维斯、谢伟思、卢登与伊默生……他们的报告一致苛责国民政府,而且都对共产党大捧大吹。”这反映了当时

A. 共产党统战政策取得了成效    B. 美国与中共建立良好关系

C. 国共两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已中断

 

查看答案

“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这四句二十八字,是晚清时期的北洋海军将士们传唱的军歌。它见证了

A. 太平天国的兴衰    B. 百日维新的成败    C. 八国联军的暴行    D. 甲午战争的风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