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

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 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明显绝对化,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汉武帝时期开始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汉武帝时期开始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材料三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场运动?有什么教训?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刘少奇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上海

155

直隶、京津

455

陕西

3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湖北

19

其他地区

3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材料一和二所处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前途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三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材料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查看答案

现代人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称谓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谓取代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