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材料三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场运动?有什么教训?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刘少奇怎样的认识?

 

(1)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不能单纯地按主观意愿办事,要尊重客观规律;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问题: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 原因: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的 发展;自然灾害严重;苏联撕毁中苏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3)认识:应正视“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图一中“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结合所学可知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反映的是全民炼钢的大跃进运动;第二问教训从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角度分析即可。 由材料二中1958到1961年粮食数量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原因从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角度分析。 由“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可以分析出应正视“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要从实事求是角度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上海

155

直隶、京津

455

陕西

3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湖北

19

其他地区

3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材料一和二所处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前途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三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材料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查看答案

现代人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称谓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谓取代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查看答案

雁塘头的17户社员,1978年以前只有一块手表、一台收音机和一台缝纫机,到1981年有了16块手表、15台收音机和7台缝纫机,还增加了两辆自行车。雁塘头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B. 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C.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D.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