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

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 宗教习俗    B. 农业生产    C. 祭祀祖先    D. 纪念庆典

 

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形成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 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 素是农业生产。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C项和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 都江堰    B. 漕渠    C. 白渠    D. 坎儿井

 

查看答案

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 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 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 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 铁器牛耕    B. 曲柄锄耕    C. 刀耕火种    D. 铁铧犁耕

 

查看答案

甘地是印度的“圣雄”,在印度民族解放中采取了独特的斗争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帮助印度民众摆脱日益严重的贫困局面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帮助印度实现自治。……我之所以信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因为通过它,我可以为那些处于半饥饿、半雇佣状态的妇女提供工作。我的想法是让那些妇女纺纱,用这些纱织成土布后再用作印度人的衣料……这场运动无论如何都不会带来任何害处。

——莫·卡·甘地《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材料二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实施手纺车运动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独特方式”(除手纺车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采取这一方式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甘地怎样的精神追求。

 

查看答案

徽商是旧徽州府籍的商人的总称,它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商帮,曾雄踞华夏商界达三百年之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邑(婺源)习俗每喜远商异地,岂果轻弃其乡哉!亦以山多田寡,耕种为难,而苦志读书者又不可多得。是以挟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南北东西,本难悉数,而始而经商继而遂家者,则有迁清江浦、湖南、广西、成都、金陵、繁昌、桐城、蔡田等处。

——婺源《碴煌洪氏统宗谱》卷59

材料二邑中商业以盐典茶木为最著。在昔盐业尤兴盛焉,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席丰履厚,闾里相望。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贫乏。下焉者,则但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

——《歙县志》卷1《舆地志·风土》

材料三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有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诸氏,扬州莫不有之,大略皆因流寓而著籍者是也。……清代盐商歙县人汪应庚除重建平山堂外,还斥巨资修建西园、平楼、蜀冈万松亭等园林和亭台建筑设施。乾隆二年,盐商祁门人马曰琯一人独捐2400两白银疏浚扬州广渠门至便益门的街道;扬州康山南河下至钞关北地势低洼,街衢易积水,歙县大盐商鲍志道更是独立出资为其易砖为石,铺垫了石板路面,还斥资修造了虹桥等等。……在扬州的徽州盐商周围,集结了大批学者和丈人,明代休宁商人汪新经商于扬州,既雄于赀又以文雅游扬缙绅间,芝城姜公、金公辈名儒巨卿皆与公交欢。

一一摘编自卞利《无徽不成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婺源徽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的商业地位,并据徽商资本的流向指出其本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徽商对扬州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徽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