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 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 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 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 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C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由此可见“大邦维屏”指分封制,即“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而“大宗维翰”体现了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宗法制,故选C。AB没有全面涉及材料的信息,排除;三代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突出的是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认识。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社会的两大政治支柱,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宗法制是“里”,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和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了顺应这种世界潮流,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并和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那么国共之所以能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查看答案

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这作为个例可以反映新文化运动

A. 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

B. 着重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C. 使青年学生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D. 打倒了传统的权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