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征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

(2)依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

 

(1)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察举的人才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举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 (2)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作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充任官职,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由此看出,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首先,人才选拔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这样才能给所有的人以平等的机会;其次,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多个角度确定选拔标准,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第三,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机会,以弥补单一选拔方式所产生的弊端;第四,应当尽量避免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等信息可以看出实行察举制的原因。因为察举官员来自民间,因而作者成为“公选制”。 (2)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地方的人才选拔的权力,通过统一的考试,从而使中央掌握了人才选拔的权力。科举制实行的作用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问主要是考查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从人才选拔要求的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过于单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尽量避免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体现了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和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摘自人民网文章《人类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

材料二  “近闻逆党方结一秘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且刊印鼓吹革命之小册子。 ……入会之人,日以百计,踪迹诡秘,防不胜防,”仿行宪政可以“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从而“解散乱党”。

——摘自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

材料三  “‘宪法’二字,近时人人乐道,便是满清政府,也晓得派遣奴才出洋考察政治,弄些预备立宪的上谕,自惊自扰。…照现在看来,满洲政府要实行排汉主义,谋中央集权,拿宪法做愚民的器具。…‘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因为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四  如图

 

——选自白海军著作《2049——相信中国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视角来剖析和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视角看,古代中国的西周、秦朝政权各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的“秘密会”是指什么?据材料分析当时清政府“仿行宪政”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态度及其理由。(不得摘抄材料)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外部影响、探索阶级、改革内容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的特点。

 

查看答案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查看答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宣言在此强调

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     ②个人拥有的政治权利

③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④改变国家政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