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

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

80000000两白银

明代

5000000两白银

清代

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宋代税收高于明清,一方面由于出现“冗官”“冗兵”造成“冗费”,加上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岁币”等支出,政府只有增加税收,在税收上重视工商业税收,而明清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且税收向土地田亩为主,因此两宋与明清时期税收政策有较大区别,故选B。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睛】宋代的工商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日见重要,是田税、禁榷收入之外对宋代财政影响较大的税项之一。可见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日趋高涨,商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渐趋重要。商税已单独成为国家重要税收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查看答案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这突出表明:

A.秦朝时可以通过出钱来抵耐罪       B.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

C.秦朝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       D.秦统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B.商朝时人们开始种桑养蚕

C.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D.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D.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才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上,中央认为毛泽东在苏区的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这表明

A.王明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

B.党的苏区工作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毛泽东在苏区的工作并不被中共中央认同

D.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路线的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