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根据题干信息“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体现的是“发现”,据此排除B、C;根据“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美洲看来,新航路的开辟是对他们的“侵犯”,据此排除A;再根据“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可知体现的是全球史观下的“文明相遇”,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概况及认识;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史观·全球史观 【名师点睛】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查看答案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粤,次日即在公馆门上公布《关防告示》(以下简称《告示》)。《告示》文简意赅,令人深思,公布公馆办事“不准擅离左右”和“不得妄行传禀”“不收地方供应”“不必预派伺候”等“八不”规定。英国鸦片巨贩查顿闻讯提前避离广州回国,与鸦片商贩勾通的洋行商人惶惶不安,包庇鸦片走私的受贿官员惊恐万状,鸦片吸食者则私探禁烟新例罪名轻重。林则徐第一时间发表《告示》,表明禁毒决心,用纪律管控公馆人员,使那些幻想走歪门邪道的人无机可乘。由此可见林则徐严禁鸦片毒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廉洁奉公品德,他不仅严格约束自己,而且作出具体规定,管住身边的人,也管好家人。这种廉洁自律品格,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至今也还值得点赞。

——摘编自陈铮等主编《林则徐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林则徐《关防告示》产生了哪些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林则徐广东禁烟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 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和成因进行概括与分析。(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