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客观原因有(  )

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日本的经济掠夺 美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1934年后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原因:第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第二,官僚资本的压榨。(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①早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期就存在,因此排除,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上,注重民生            D.用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查看答案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便人注意到手纺车己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己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土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查看答案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