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请简要叙述“冷战”下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1)“新的极权主义”:社会主义。“转折点”:杜鲁门主义。外交目标: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 (2)措施: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苏联对抗性措施: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3)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材料内容与“杜鲁门主义”有关,据此即可作答。 (2)结合材料“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等分析;苏联采取的“对抗性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5—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

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答案

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世界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赛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查看答案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查看答案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