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

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国际政治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表明对这个国家进行分区占领,并且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据此分析应属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世界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赛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查看答案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查看答案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