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故排除A项;清政府的抗议主要基于侵略军对官员的处理而非源自意识到主权丧失,且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清政府收回主权的意图,故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看,侵略者肆意处置中国的官吏,说明中国独立主权已被外国侵略者控制,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查看答案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

A.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C.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