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

A.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C.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 【解析】 试题分析:“求富”“求强”体现的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卅年”是洋务运动持续的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造炮成船”说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说的是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性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故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领袖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  )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查看答案

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下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