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

1961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A.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C.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D.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说明这些措施并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根据“1961年”时间信息,材料提及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排除A;B项错误,埋下苏联解体隐患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B;D项与材料信息不相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赫鲁晓夫改革·概况及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查看答案

有史家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恰当的(    

A.“理性的时代                B.“工业的时代

C.“探索的时代               D.“冷战的时代

 

查看答案

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查看答案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    

A. 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

C.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                  B. 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C. 美国是“以工代赈”的重要措施          D. 苏联正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