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                  B. 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C. 美国是“以工代赈”的重要措施          D. 苏联正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建设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根据两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927—1939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只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属于经济计划范畴,而非计划经济,A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两项水力工程的修建都促进了两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是罗斯福新政中解决就业的重要举措,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揭示的是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建设,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概况;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措施 【名师点睛】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2)消极影响: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材料所述的积极影响,它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罗斯福新政                   B.斯大林模式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

C.非洲人民的反抗               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

 

查看答案

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上海出现了有轨电车。当时的上海人力车夫组织起来反对电车抢了他们的生意,并运来大量石子泥块,放入轨道槽中,以阻止电车通行,电车公司派人与人力车夫调解,又被打伤。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有轨电车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 西方近代科技被国人逐步接受

C. 近代城市生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 上海市民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曲线变化图。下列说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1978年的增长率变化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1984年出现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C.1990年前后增长率的波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

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