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而兼用之,其亦有益于矫前世之弊矣。...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而兼用之,其亦有益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增加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郡国并行制。西汉的“矫前世之弊”指的是西汉要解决秦朝时代只有郡县制的弊端而实行的既保留郡县制又存在分封制的郡国并行制,西汉没废除宗法制,不能选A。增加皇帝制 、实行三公九卿制均是秦朝而非西汉,C、D两项是不能选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名师点睛】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归纳与提炼材料的能力才是答好历史选择题应具备的最基本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A.消灭六国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制度创新

 

查看答案

古董商贩售卖一批声称是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书,并指出这批书写于牛肩胛骨的文物,主要内容为土地交易契约。下列何种说法最为可信(   )

A.这批文物从安阳出土,又有甲骨文书,应当是真品

B.刻写在牛肩胛骨,而非刻写在龟甲,故极有可能是赝品

C.甲骨文直到清末才出土,无法伪造,这批文物应是真品

D.商代并无土地交易行为,自然不可能有契约

 

查看答案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历代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表

材料三  通过纵观历代地方政权层级变化的过程,地方政府层级的结构,其创设和变迁,首先 要服从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古人曾用内外轻重之说来进行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次大革命”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第一次大革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进行了什么改革?并简要说明这次改革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从秦朝到清朝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层级变化的特点。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历代统治者对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共同目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理论专何传启认为,一个国家要完成现代化需要各种要素的创新和有序参与,从而构成如上图所示的现代化驱动模式。这一模式得到学界广泛认可。请以此模式为标准,结合相关史实简论整个清代中国始终未能代化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史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