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

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 

A.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C.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D.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土地兼并问题。材料是认为限田也好均田也罢均要悉听民便尊重土俗,而不是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以及缓解土地兼并,不能选A和B,更不是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不能选D,并且材料还强调由于土俗、人情的存在导致了土地兼并的难以根治,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兼并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民间广为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查看答案

东西方思想文化具有相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反对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墨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逻辑

③王阳明和马丁•路德都强调个人的主观作用

④山水画和现实主义绘画都追求写实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   )

A. 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B. 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C. 经济政策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D. 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查看答案

司马光曾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

A. 丞相       B. 监察官           C. 内阁首辅       D. 军机大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