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

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河南冶铁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可知中原地区的冶铁业比较发达,进一步可知,手工业发达,本质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题干中不能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后期(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不是西汉,排除D。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汉时期的状况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重点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5.小农经济的脆弱性;6.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

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秦代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依靠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管理的国家,但到了汉代,实际成功的却是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加上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的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A.汉代政权管理方式兼具儒法思想

B.儒家思想战胜法家思想成为主流

C.汉朝在选官标准上以儒学为依据 

D.以人为本的封建官僚政治已形成

 

查看答案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这次盐铁会议    

A.反映了汉朝朝议的民主作风

B.说明政府干预市场色彩浓厚

C.体现了汉朝人才辈出的盛况

D.标志着汉朝专卖政策的开始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查看答案

在甲骨文里,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的字意演变说明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

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