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三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辗驳诘,临事而问兵规。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近代史上,欧美列强和日本均主要通过海上路线入侵中国……

(1)材料一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

(3)材料三中李鸿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加强海防建设方面做了怎样的探索?

 

(1)强敌是指英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主张:海防重点应该在京畿地区;应该建立铁甲舰的近代海军,完善海防体系;舰只向外国购买;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培养海军人才。 (2)西方帝国主义海军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海权丧失。(言之有理,答出四点即可) (3)失败原因:军费不足;政府内讧(或:政府不团结) 探索: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舰,主张建设一支新式海军;②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三支(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当时的环境可以很容易知道李鸿章说的强敌是指的什么,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材料“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体现出海防重点应该在京畿地区;“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体现出应该建立铁甲舰的近代海军,完善海防体系;“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体现出舰只向外国购买;“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体现出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培养海军人才。 (2)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原因”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海权丧失。客观原因是西方帝国主义海军实力强大。 (3)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平时请款辗驳诘”、“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军费不足;政府内讧。根据所学知识,近代前期加强海防的措施可以从林则徐筹办海防和洋务派筹建海防等努力进行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睁眼看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2014年6月25日至28日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步”。这说明(    )

A.两岸的政治对话已获得实质性突破

B.“一国两制”受到台湾政府高层的认可

C.“九二共识”得到再次确认和全面体现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查看答案

截止到1998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任期结束前,除宪法及其两个修正案以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233件、做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94件;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行政法规795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法定权限制定规章约26000件。这些法制建设成就(    )

A.目的是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

B.是对“文革”以前的法津法规的重建

C.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D.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人心的重要成果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 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查看答案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