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 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 (2)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 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 明初原因:阶级矛盾尖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3)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新酬;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材料一秦朝在中央和地方都建立了完备的监察系统,并“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等信息进行判断,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突出“完备(中央有中央的监察机构,地方有地方的监察机构)和独立性即可。背景一定要从秦建立的大背景中思考;目的是为了加强君权,维护统治。 (2)根据材料二可知,宋朝采取通过增俸减员等廉政措施,是非常正常的廉政措施,而明朝却采取通过严刑峻法,手段残忍等非正常化的廉政措施,这主要是因为明朝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君主专制强化和封建制度衰落时期,所以其手段必然也就会出现非正常化、极端化、非理性的特点,本题是先要从材料中概括宋初和明初具体的廉政措施,然后根据措施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阶级矛盾和君主专制的强化角度回答。 (3)本题需要从古代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即历代都比较注重监察体系的建立,可见当今廉政建设也应该要不断健全监察体系,同时古代监察制度被至于专制统治之下,为专制统治服务,实际效能有限,故今天要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应实现监察独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出现的背景和目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2014年6月25日至28日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步”。这说明(    )

A.两岸的政治对话已获得实质性突破

B.“一国两制”受到台湾政府高层的认可

C.“九二共识”得到再次确认和全面体现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查看答案

截止到1998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任期结束前,除宪法及其两个修正案以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233件、做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94件;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行政法规795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法定权限制定规章约26000件。这些法制建设成就(    )

A.目的是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

B.是对“文革”以前的法津法规的重建

C.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D.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人心的重要成果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 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查看答案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