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

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该政策都没有改变过,A项的意思是中国古代不再重农,而实行重商,与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相违背,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材料没有否定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纺织业、饲养业、种植业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有纺织业,还有饲养业和种植业,而D项只提到纺织业,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时间 目的 作用   重农抑商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衰落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建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闭关锁国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查看答案

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查看答案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查看答案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日寸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