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

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虽然为大秦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秦帝国却经二世而亡仅仅维持了十五年并未有百年基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A项正确,孔子兴办私学,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B项正确,战国百家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C项正确,铁犁牛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意义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里的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查看答案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日寸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

 

查看答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