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

“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神权与世俗政权相结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说明这些官员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表现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征,所以答案选C。“政教合一”即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只涉及中央官职,没有地方政权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宗法制度,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由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严密体系;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题干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反映的是最后一个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美代议制确立之后,得到不断完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 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

——摘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新政的主要任务表现为拯救资本主义。” …… 这一目标需要全面的计划工作。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要扩大政府的监督、控制和主动性,结果就造成总统和联邦政府机构权力的不断扩张……这样到1943 年,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全部是由罗斯福任命的。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新法院大大扩展了可由国家管制经济的领域,而同时又保障哪怕是最烦人的少 数群体的公民自由权。

——摘自罗永宽《罗斯福传》

材料三  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了协商委员会关于批准法案的决议。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

——摘自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做法。

(2)根据材料二、三,与华盛顿时代相比,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代议制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 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 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材料三 严复在译著《法意》(今译作《论法的精神》)中论述:“如孟氏(孟德斯鸠)所说,则专制云者,无法之君主也。”“秦固有法,而自今观之,若专制之尤 者”,严复认为“法”字是有歧义的。“孟氏之所谓法,治国之经制也。……上下所为皆有所束”。秦所谓的法,“直刑而已矣。所以驱迫束缚其民,而国君则超乎 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材料四 孙中山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中说:“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 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 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2)《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指出上述条款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并说明其立法思想的渊源。

(3)概要指出严复论述中西方法律制度差异的意图。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 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 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 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 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 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 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申国人都设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统治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查看答案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唯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