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通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清静无为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

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明朝王良(1493一1514)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同

D

“民主君客”论、“天下之法”论、“工商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主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 【解析】 试题分析:“论从史出”要求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结合知识可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映了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清静无为的思想,故A项正确。“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故B项排除。明朝王良生活在李贽之前,故C项排除。黄宗羲的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收孔子和学生宰予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己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A.孝悌之义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等级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 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 月9 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经济

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派游业和服务业

政府机构

成立廉政公署

社会

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康价提供给民众。

教育

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法律、习俗

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据网络资源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加坡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

 

查看答案

“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在范围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拓展。……法律锐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还体现在:公民之间在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关系上是平等的,任何公民不得享有与其他公民不同的特权,而且凡是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得以调整。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人民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与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财产、自由与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民主体现为多数决定原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主权在民是其重要特征。

——张博顾、陈菊《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中国近代公民意识觉醒,康有为是提出近代意义的“公民”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主张“立公民”的人……那什么是公民呢?“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在公民权利方面,新文化人更注重公民权利的天赋性,强调拥有公民权利的意义。而“欲造成真正舆论,惟有本独立者之自由意见,发挥讨论,以感召同情者之声音乞求”。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17 、18 世纪西方的公民观有何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出现的原因。

(2)从维新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公民的含义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霍布豪斯说:“巨大的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但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结合材料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 不刑而民善,利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 画策第十八》

材料二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单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一一《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莫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治国思想?其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2)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指出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勒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查看答案

《晚祷》 是法国画家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上,夕阳西下,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夫妇,听到远方教堂的钟声后,丢下手中的活计,俯首祷告。然而他们虔诚的结果是简陋的工具,破旧的衣衫,两小袋土豆。在无垠的大地映衬下,他们显得那样孤立无援。该画作属于

满分5 manfen5.com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印象画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