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可知电影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业,上海所占比例大,说明其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符合题意的是D项,1927年国内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政局不稳定,排除A项;BC项表述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韬(1828-1897)认为以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富强运动是一场为了消除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以致政治差距的一次民族总动员。他不仅需要一个讲究办事效率、有眼光、有谋略的官僚阶层,而且更需要拥有不同专门知识的企业家、商人、科学家、报人、工程师、技术员、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各种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才。他说:“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维,一切专求乎实用”。他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道德放在功利之前的林甸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攻击洋务运动“侈事功,夸富强,兴管商之风”是“不知兵甲修而后道德尊,师旅雄而后礼仪盛”,是“夏虫不知冰”,是杞人忧天。他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联系起来,即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方之才。从他所推崇的人才来看,后者甚至是他强调的重点所在。王韬认为,中国现代化急需大批实用人才,中国在国内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妨采取“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

——摘编自佟庆辉《王韬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的人才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韬的人才观。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不久,斯大林就预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对内政策方面将从进一步法西斯化中寻找摆脱现状的出路”,“在对外政策方面将从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寻找出路”。以后,苏联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指出,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要求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制止这股势力的蔓延和扩散。1933年12月,连供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际联盟(2)苏联不反对在国家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3)苏联同意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4)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

——摘编自王思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年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罢黜百思,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决议,皇帝皆可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可享受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摘编自《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

材料二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职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决议,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家公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其他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国际条约非经国会决议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决议之;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决议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由预算案内,不得有规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皇室经费之制定及递减,有国会决议;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摘编自《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1911年11月3日)

(1)根据草料,概括指出《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相比有何进步和不足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朝统治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368年,朱元璋发布硬性命令:“凡农民家有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各级官吏要亲自督查,如果不中桑树,就罚他交绢一匹,不种麻和木棉的,罚他麻布、棉布各一匹。”

1394年3月,朱元璋命令公布行文,令天下百姓,按帝国计划种植桑、枣。他硬性规定,每一百户农民要共同种二亩秧,并且详细给出了种植方式:每一百户共出人力,挑运柴草焼地,耕锅再烧,耕烧三遍下种。待秧苗长到二尺高,然后分栽,每五尺宽为一垅。每一百户第一年二百株,第二年四百株,第三年六百株。”栽种过数目,造册回报,违者全家发边充军。”

——张志宏《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材料二  国初最重农桑之政,令天下府州县提调官用心劝谕农民,趁时种植,计地再桑,计桑苛捐,府州县具有定额。然地各有宜,两者宜桑,山东、河南等处宜木棉,如永春则宜麻,当随地而取之。今有地不种桑,递年输绢,取办于通县丁粮。

——《永春县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经济措施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初的经济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