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共同之处:都涉及对战败国进行处置;都涉及瓜分海外殖民地;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8分,每点3分,答全给8分) (2)影响:二战改变了大国力量的对比,如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故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和苏联。(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和“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等内容可知,这两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对战败国的处置,瓜分了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而且都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2)本题考查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西欧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走向衰落,美国则实力大涨,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关系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和苏联。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成立于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们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在政治上不赞成激进的阶级斗争,但他们主张民主、自由,希望政府更加开明、更加民主,希望能够和缓地改革进步。

——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

材料二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之无理而又狂妄的举动,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总结了民盟斗争的历史经验,清算了中间路线。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根据材料,指出民盟政治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盟政治主张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满分5 manfen5.com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1947—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 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

A.大国沙文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