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国,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活动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图一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二、图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授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方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 (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我们知道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传教,中国的经典逐渐被翻译成英文,西方的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也被翻译成汉语,这是文明交融的结果,也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和图片的表现我们可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不断入侵,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更深入,翻译书籍数量增多,内容更加丰富,也带有很多的个人倾向性和选择性。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可以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影响,在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它所具有的时代意义,这也是我们回答问题需要注意的一个方向,要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问题。 (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以及联系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中国热”的出现说明中国的文化对于西方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逐渐被发掘,比如启蒙思想中对儒家思想的汲取等等。 考点:思想解放潮流·开眼看世界·翻译活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

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

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

 

查看答案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得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彼得拉克等人文主义者

A.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 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来进行的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